母亲,永远是他心灵的港湾 — 伍揚誠的经历

离开广州

春夏之交的广州,朦朧的晨曦被雨霧绵延笼罩着,地面向空中散发着潮湿的蒸气。在广州火车站,一列满载乘客的火车缓缓开出,向着香港驶去, 有一名男子跟随火车竞跑, 向着车上一位妇女和她的五个儿女挥手道别, 紧抱婴儿的她, 忍不住的泪水早从眼眶潜然滴下。。。。。。揚誠至今仍覺得這些情景好像就發生在昨天。他在家中六個儿女中排行第 四,當時他才五歲。

那是五十年代中下期,廣州百業待舉,對一個僅靠做電工的父親養活的八人大家庭來講生活可以說是舉步艱難。当时揚誠的外祖父母住在香港,母亲赵俊英相信移居到香港將會为她深爱的家庭提供更美好的未来。 经过繁覆冗长的申请过程, 探亲双程证终于得到批发,母親悲喜交集, 悲的是要離开丈夫伍光伟和兒子,這一離不知要何時才能團聚。揚誠的父親是名电工,當時政府因為他的技術在當地很缺乏,所以没有批准他出国。而大儿子在广州上学不便遷移。母親和父親商量好, 决定先让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去香港投靠父母,将來有機會再全家在香港團聚。

艱難歲月

列车抵達了陈旧的羅湖边境關口,揚诚看见成千上万的人正在等候過關。排隊過關後,他们终于看到了英属地界,還沒來得及揣摩這一切的异樣,全家人赶紧和人群一起挤进那已经满满的开往香港市区去的列车。母親背着五妹,肩挑着两箱沉重的行李, 八岁的大妹背着最小的六妹,三妹拖着四弟揚诚。一個好心的警察走到母親跟前说:”大姑, 你有没有钱? 我可以帮你买车票。” 那警察购票后还替她把行李和儿女一一抱上了那拥挤的列车箱内。时至今日,母親還清晰地記得這些細節,和兒女們一提起這件往事,就说真要感谢那善心人,替他祈祷祝福。

列车开到市区,外祖父母和舅舅來接车,一家六口走进了石硤尾贫民窟的住处。 那贫民窟的景象給幼小的揚诚带来莫名的恐惧,环境状况之差超過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情景。門前一条又黑又湿又脏的小路,到处是垃圾和粪便。外祖父母住的木屋破舊不堪,還没水没电。

他們和外祖父母擠住在同一間小房间裡。母親來後随即和家人一起靠接外发加工織尼龙手套来维持生计。揚诚和他的两位姐姐也都學會了织简单的手套指尖工序。 五歲的揚诚不久就会到菜市场买菜,回來後用火水炉烧饭。

在当年如此贫困的光景裡,母亲想盡一切辦法要让家人在节日里过得快乐。揚诚記得母親在農曆新年時,用她从工厂收撿來的废弃布料, 东拼西揍地替揚诚缝制了一件五彩新衣,其口袋和衣袖的颜色还很配襯。当时一件母亲做的新衣对小揚诚来说可真是一件贵重的礼物,他高兴得不得了,一直不愿换下来!

在贫民窟住了几个月后,父亲在内地听闻一场大火把石硤尾贫民窟的人们逼上山边,他想盡办法, 几经周折经澳门绕道到香港,终于与家人重聚。

在父母親的运筹帷幄共同努力下,家裡终于略有一点积蓄,他們便在香港租下了半个小店铺开始做维修电器服务, 后来发展成为装修公司,家境經濟狀況漸漸开始好轉。到了60年代,母親仍勤劳克俭,悉心照顾家裡的九名子女,接送他們上下学,同时用她的会计技能帮丈夫打理公司,晚上還要为两大桌人做饭,一桌給家人,一桌給公司装修工人。

纽约求學

不管家庭是什么样的條件, 母亲从没有停止为儿女的前途而筹算, 当揚诚和姐姐们上中学时, 她已鼓励他们计划到美国唸大学。中学毕业后几个月间, 揚诚在太古船厂任职培训工程师, 但他記住母亲說的话要出國唸書。

揚诚的父母, 對儿女前途所需從不猶豫。在1970 – 1971年間, 大儿子要去英国工作, 三女和揚诚被纽约市的卑斯大学 (Pace University) 录取。 他们出售了以辛苦积蓄买来的唯一房子, 全數供给支持子女出国。

在美國,雖然父母提供了机票和首个学期的全部費用, 揚诚当时仍需靠兼职支持自己完成学业。 他刚到纽约市几天便搭地铁到纽约市的时代广场,用生疏的英语鼓足勇气挨门逐户地问餐厅老板问有没有洗碗工作,但都被婉绝了。最终他在唐人街一家杂货店当上兼职店员, 由于工作勤快和懂多种中国方言(当时唐人街流行講台山话),揚诚深得老板的喜爱。於是他周六和周日分別工作14小時,一天可赚14美元和一日两餐。

一天黄昏,三姐伍梅影和一同学到杂货店找揚诚,见弟弟那瘦削的身体扎着个深蓝色的围裙,搬着沉重的货物, 她俩立时泪水夺眶而出哽咽着說了几句體諒他的話便轉過頭离开了。在纽约,揚诚和三姐相依为命,虽然他俩都在做兼职,但到交租交学费时仍是拮据不堪。幸好大学第一个学期之后揚诚有资格申请奖学金了。在与大學的财务主任面试时,當被问及個人工作状况時,揚誠如實告訴他在杂货店打工賺錢的狀況,主任聽了很感動。 在该学期的成绩单公布時,揚誠的成绩高达3.8分,即得到学校颁发百分之五十学费的奖学金。不久,三姐也以優異成績得到同樣的奖学金。

大學期間,揚诚在货柜公司找到一份兼职的簿記工作、周末在餐厅當侍应。财政状况渐有好转後,生活越來越充滿陽光,姐弟倆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或參加同學舉辦只收1元入场费的舞会,或到鲜花盛放的郊外旅行烧烤,或各人带食物到学友宿舍开餐会等等。揚诚还因为组织和推广『功夫会』得到大學頒予的 『学生活动組織奖』。

美滿姻緣

揚誠在讀大學時,一個在別校念書的朋友介紹自己的妹妹給他,就是後來成為了他妻子的秀顏。秀顏當時正開始她在長島大學護士系的課程。他倆在大學畢業一週後便結婚了。

揚誠在貨櫃公司從助理簿記員升職到全職簿記員。當時沒有電腦,做簿記都靠手寫,揚誠負責公司全部的賬簿管理工作, 這增加了揚誠很多做會計的經驗。後來揚誠的上級經理提議如果他接受在公司全職工作, 公司將全數支付他大學的費用。揚誠欣然接受了,開始任職為成本管理會計員,晚上及週末到大學上課。

在長島大學畢業及取得護士牌後,秀顏開始在紐約哈林區(Harlem)一所醫院工作。一年後,他們的長女出生。本來這個小家庭可以在紐約市過着平靜的生活。但是由於父母的教誨,揚誠要試創一條新路 — 為長遠的將來計劃和打算。他告訴秀顏他要在三十歲前完成碩士課程,及取得會計師牌照。當時他沒有考慮太多,這個計划將會對他的小家庭構成如何艱辛的歷程。

當時取得會計師牌的一個主要規例是申請人需在公共會計師樓取得兩年以上的經驗。為了達到這個要求,揚誠辭了貨櫃公司的工作,加入了一間在紐約市的中型會計師公司。由於辭掉了工作,少了一大筆收入,揚誠很快便感受到了經濟上的巨大壓力, 他咬緊牙關千方百計節省開支,堅持到卑斯大學上課,爭取早日拿到牌照。

西部創業

一年後,小家庭決定到較溫暖的地方居住。一九七七年九月,他們開始一個四天五夜的跨州旅程,向西部洛杉磯進發。

經過不停地每小時八十哩的奔駛. 這個小家庭終於到達了洛杉磯,搬進西何李活的一個寓所。他們剛搬來,還不時看到當地發生真实警察拔槍與劫匪對陣的情景。

揚誠在洛杉磯很快在一中型會計師樓找到工作。秀顏受帕薩迪納 (Pasadena) 一家醫院聘用為注冊護士。一年多後,揚誠以優良成積考得會計師牌及完成碩士論文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後來揚誠敬重的老板突然去世,其會計師樓被一大公司收購,揚誠想成為股東的希望陡然破滅,他决定尋找新機會。憑著豐富的專業經驗和擁有會計師牌及碩士學位的優勢,他很快可以获得數間企業公司的聘請, 但揚誠從小得到父母灌輸要自己創業的理念,他沒有去申請別人的公司。在母親的繼續鼓勵下, 1980年,揚誠自己開辦了會計公司,翌年遷入一個單位設辦公室,並聘請了第一位員工。
雖然電腦在當時還未普及,但揚誠深信充份使用電腦是迅速發展業務必需的。當時購置一台會計電腦系統約花費五萬美金, 這對剛開業的他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他沒有足夠的信用從銀行借錢。幸好一位已退休的旧上司相助借給他五萬元買了電腦,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同年,这位旧上司還介绍了自己的老朋友欧内斯特•哈恩 (Ernest Hahn) 與揚誠認識,揚誠真是遇到了幫助他事業發展和轉折的人。哈恩是一位在购物中心发展業著名的成功人士。記得那天要與哈恩見面時,為了做好充份准備, 揚誠在他自己的办公室熬通宵准备资料。当他走进哈恩在El Segundo的总部時,一位充满活力的中年人已在辦公室門前迎接他。哈恩欢迎揚誠进他的办公室,仁慈和藹地對揚誠说:“年轻人,不要緊張,让我们坐下来谈谈。” 他们坐下来,谈了很久很久。离开办公室時,揚誠將他的碩士论文和资料給了哈恩。自那時起,哈恩成了揚誠會計公司的客户,他全家人成了揚誠的好朋友。

哈恩一家在一九八二年遷到聖地牙哥市開始發展何頓廣場(Horton Plaza) 及棕榈沙漠購物中心。 揚誠花很多時間在洛杉磯,聖市及棕榈沙漠三地之間往返。兩年後,揚誠與家人遷到聖市。哈恩邀請揚誠用他的辦公室辦公。揚誠把他在洛城的客戶工作轉移給他在洛城的股東,自己在聖市開始聘請員工發展會計師公司業務。一九八四年由於業務有了很大的進展而需用更大面積,揚誠的公司遷進一個更大的寫字樓。

同時,一位亨氏家族的成员(Heinz 番茄酱公司)也成为揚誠一重要客户. 三十年後的今天,哈恩和九十岁的亨氏先生仍然是揚誠的客户和好朋友。

揚誠認為他在生意上的一項重大的決策和道路的轉折是在一九九二年與幾位會計師合并成一個會計公司。 這 一舉令他大大扩展了可提供的會計師服務項目,为更多行業的客戶服务。揚誠利用他電腦資訊及國際會計税務的經驗為中小企業公司服務。他深信資訊科技應容許會計公司向客戶提供高質量且合理收費的服務。同時,他認為在這環球商業化的年代,凡美國有出色產品或服務的公司,應該把他們的產品及服務推進諾大的世界市場,利用先進的電腦資訊技術控制国际业务,很多客戶採納了他的建議後变為更成功。

時到今天,揚誠與秀顏的小家庭也已發展壯大,有同當律師的大女兒與大女婿,有剛取得UCL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大兒子,還有正念大學及尝试加入何李活充當龍虎武師的小兒子。而大女兒的孩子也在2008年出生,讓揚誠與秀顏升级為驕傲的袓父母。

母恩難忘

1996年父親過世, 儿女们擔心母親会患上忧郁症,毕竟老伴是她的初恋,他們攜手走过了大半个世纪。但她的坚毅性格又渐渐地让她克服这另一个人生的难关。母親現在與九儿子在芝加哥郊区定居, 每天儿女們都会致电与她闲聊家常,甚至她在出外旅游时, 也是如此。每逢星期天,母親会到教堂崇拜, 然后与居住在芝城的儿女品茗,享受家庭欢聚时光。平日女儿和媳妇会邀她出外逛街购物或晚膳。不知不觉间她成了每个儿女的知心好友。

母親從年少起己是一位勤奮、好學及孝順旳女兒,出嫁後是一位溫柔體貼,千依百順,努力為家庭奮鬥的賢妻良母。她從小观察佣工的烹飪,用學來的廚艺給大家經常變換口味。她的縫紉技巧,在最艱苦的時候派上大用場。她有一顆求知向學的渴望之心,當她在廣州要照顧丈夫起居饮食、養育兒女,甚至懷有身孕的時候,她找時間去上會計課程。無論是在順境或逆境中,她都能妥善地照顧好每位親人,母親在親朋好友甚至在邻居眼裡都有非常好的口碑,就像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中的精神领袖,深得大家的尊敬和愛戴。而所有伍家的親戚小輩們對伍伯母都充滿尊敬與愛護的感情,只要一提起伍伯母,大家仰慕之情溢於言表。為表達對母親的感情, 九兒子伍大可已將其作為主題寫作並譜曲录制成歌。

母亲勇往直前的坚毅个性, 对儿女特别有着深远的影响。母亲和她的子女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兒女們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都很積極上進,個個成為生活中的強者。母親求知不倦的個性對揚誠的影響很大。揚誠說起他對烹飪的喜愛也是受母親的影響 – 當他十幾歲的時候,一到母親煮晚飯,他總喜歡在旁邊看,並很想插手幫忙。用上跟母親學過的“針線活”,至今,他還喜歡自己縫補及熨衣服。

母親對大家庭的愛心與關懷也得到了懂事的子女們的“反哺”。揚誠不但極其孝敬母親,還經常對自己的子女講母親的故事。每年揚誠都会陪伴母親回香港旅游怀旧、與她的妹妹及外甥們歡聚。 然後从香港去中國及東南亞各名勝地區遊玩。親戚朋友們都很驚訝高龄的她仍能夠登上黃山及泰山。她遊覽過的地方很多,她還很喜歡深圳的旅遊勝地。特別是母親和親人們在過境時,話題總會提起回憶半個世紀前那位好心的警察幫助他們從香港海關過境的情景。

如果用“最伟大的一代”, 來指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一代美国国民的話, 那麼以“最伟大的母亲” 来形容在那个大战和战後的艱苦年代忍受各种痛苦的母亲们是最為貼切不過的了。母親的经历反映出那个年代中国母亲的艰难岁月,在今天这个母亲节裡,去细細回憶母親很多動人的故事,永遠是那麼深刻隽永。。。。

—-

編輯附記:揚誠,全名伍揚誠,現為香港南加州中國協會聖地亞哥分會會長,美國CEA . LLP会计師事務所创始股東。 在香港長大、生活了15年的揚誠對香港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和家人遷到聖地亞哥後,一直很希望能參加一個與香港有關的團體,但因為工作繁忙及要集中精力發展業務,未有著意的尋找。直到二零零四年,一位在洛杉磯擔任香港南加州中國協會领导的朋友問他是否有興趣組織一個聖地亞哥市分會。這時業務己上了軌道,兒女們都已長大,揚誠覺得可以出來幫協會做點事情了,於是,他與三位同是來自香港的友人共同建立了聖市分會。幾年來協會得到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適逢更多商界人士對中港發展的興趣不斷提高,聖市分會有了很可喜的發展,和南加州總會的會員加起來,目前已超過六百名會員。於此同時,經聖市商務部主任邀請,揚誠參加了商務部的平民咨詢團(District Export Council)。由商務部部長任命成為該團的成員後,對市內欲參與國際貿易的商業可提供有關幫助和咨詢, 促进国际贸易的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