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SABPA太平洋论坛:依托“两域”优势 探求研发突破 (图)

『圣地亚哥华文网记者报道』美中生物医学与制药专业协会(SABPA)第八届太平洋论坛于十月六日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美洲学院举行。本届论坛比历届太平洋论坛更凸显了地域和行业领域之间 “紧密、活跃、深化” 的合作,更多以往的研讨成果已得到转化应用。

本届论坛反映出的业内形势是:新药物审批通过率降低,大批老专利马上面临失效,创新急需 “外援” 或合作。这种 “外援” 或者合作不仅是指地域上的合作,而且也是指不同领域上的合作。

与这一特点相呼应的是,近年来,业内地域上的合作,特别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环太平洋合作日益紧密,并且出现了崭新的合作模式。本次论坛就有多位从中国赶来的海归人士与大家分享归国创业的成功经验,也有在中国工作的美裔人士作大会发言,而他们大多是从太平洋这边的美国转移到彼岸的中国去的。创办上海美迪亚公司的陈春麟博士强调了两域优势互补的重要性,认为由于近年来全球制药业的布局面临新的调整,技术、人才、物流和实验室养护等研发成本的攀升,不少企业或机构很难独自完成某一新药的整个创新过程,在此背景下,只有通过两域,联通各个环节之间的合作,凝聚两域发展合力,携手共促发展。

首先中国作为外包工厂和消费市场地位突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良好的商业环境,造就了大批成功的海归创业人士。在公开小组讨论中,有嘉宾笑言在中国创办企业没想到赚钱,就想着攻克某个课题,但最终结果就是赚钱了,挡也挡不住。

另外,作为研发基地,中国的表现也令人振奋。北京大学的长江特聘教授邓宏魁博士大概是发言嘉宾中唯一的学界人士。他介绍了归国十年来所看到的国内科研发展情况,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成果数量稳步迅速上升,前途大有希望。国内研发新药公司的代表,百济神州的欧雷强先生和世方药业的吴劲梓博士对中国新药研发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前景都作出了积极肯定。

尽管形势喜人,但相关人才短缺仍然是中国不少研发基地的瓶颈。在公开小组讨论中有多位嘉宾指出了这一点。这就更加突出了太平洋两岸合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甚至有人提出了逆向外包,就是把国内企业做不了的部分外包到美国来做。实际上,多位嘉宾创办或主持的企业在中美两地都有运作基地,大概就是出于这一考虑。

与 SABPA 举行的所有会议有着同样的特点,本次论坛场内场外互动都很活跃,参展商云集。热烈的场外交流往往与场内演讲并行不悖。论坛由协会会长竺惠椿致开幕词,协会太平洋联盟委员会共同主席王永芝博士和施涛博士分别主持了上、下午的议程。约三百位来自各地的业内同仁出席了论坛。论坛最后由 SABPA 常务副会长张明珠博士作总结发言降下帷幕。(圣地亚哥华文网SanDiegoChinesePress.com)

公开小组讨论,台上嘉宾与台下听众互动热烈。
公开小组讨论,台上嘉宾与台下听众互动热烈。
北大长江特聘教授邓宏魁(左)大会发言后接受 SABPA 纪念品
北大长江特聘教授邓宏魁(左)大会发言后接受 SABPA 纪念品
场内听众提问与评论
场内听众提问与评论
场外交流热烈
场外交流热烈
海归到一起
海归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