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涤:从美国大选我们能学到点什么?

再过两天,美国总统大选就要水落石出。正如大家看到的,本届竞选极具戏剧性,起伏迭出,刺激异常,不过它决不是闹剧。作为旁观者,问题在于你能够学到些什么?我想至少在两个方面,自己是可能有所长进的。

其一,对美国式的民主可以有切近的考察,究竟是怎样在操作的?其二,在重重不确定性的扑朔迷离中,我怎样来做判断进行预测?近一年来的跌宕选情,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场所。

民主说白了,是制衡多元利益角逐的一套规则安排,而且只适用于施行这套规则的群体内的成员。在这个追踪分析选情起伏的小系列中,我屡次提到,会员的“身份认定”,也就是,怎样界定在民主制衡的规则下抱成合作的“团”,怎样归属而成为“团”的成员,是本次选举的一大特色。特朗普及其支持者认定,这个团的成员首 先应当是白人国民,他们激烈反对美国的精英阶层认自己为核心再联系其他的人,包括潜在的(非法)移民,来抱成团的做法和看法。特朗普声称的“美国人第 一”,指的乃是他所认可的团里的核心成员才算美国人,他们最具有资质(full membership),利益理应得到政府的优先维护和照顾。为此,他们痛恨希拉里所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团——精英分子,及其通过利益交换争取来的“弱势群体”的联盟。

用以前几篇文章(譬如《蓝色、红色、灰色》)里,我们介绍过的一个模型来表达,特朗普的“团”是B+C,其中B是从共和党精英分子里“起义”出来的一个子群体,C则是“被遗忘的(白)人”,对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的强烈不满,正促使他们发出怒吼和抗争。而抱成希拉里的“团”的则是A+X,其中A是精英阶层(主要为民主党精英),X是在不断得到政府救济的弱势阶层。

通 过本次大选这两个“团”的冲突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并趋向激烈。特朗普所抱成的“民粹”团,经过不同形式的若干次演练,诸如茶党、占领华尔街、由民主党人 桑德斯领衔的“社会主义”运动、甚至远在英国的脱盟公投等等,有了明确的整合。不难预计,即使特朗普落选,这类民粹运动不会就此式微,他们对希拉里代表的A+X “政治上正确”的种种说辞和做法,挑战将有增无减。这个趋势导致美国政局的重新大洗牌是迟早的事;对于世界秩序的格局包括对亚洲和中国的演进,也会产生巨大的撼动甚至逆动。

选举的结果两天之内就将揭晓,不管谁获胜,总有近乎一半的美国人会尖锐地感到失落,缠斗将奋力持续,因此下届总统很难有大的建设性作为。特朗普大言炎炎的改制大手笔,也不过雷大雨小。然而,两周来的进展却令人极为心悸。联邦调查局十月28日 通知国会,重开对希拉里的电邮门是否存在违法情节的调查,犹如一个“黑天鹅”事件,颠覆了她原本大幅领先的局面。各种选民调查显示,两人的差距正在迅疾弥 合,目前已接近到统计误差(三个百分点即一个标准方差)之内,而且趋势对特朗普有利。以我个人的判断,投票日前夜他的支持度落后于她的大于6%的话,她胜出;若在6%之内,胜负持平;要是相差只在一、二个百分点,特朗普则会胜出。顺便提一句,证券报的读者或许值得考虑,如何相应地配置自己的金融资产,以策安全。理由是市场腾升的机会几乎没有,而暴挫的风险却很大。

美国的民主体制实践,在大选中是真刀真枪地竞争,要是你在其中的利益是真金白银的话,非常值得仔细权衡,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关注点,我们怎样运用信息数据来提升自己的判断和预测能力,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这方面我愿意推荐美国的一个选情分析网站fivethirtyeight.com

538这个数是美国大选的选举人票数,相当于100(参议员数目)+435(众议员数目)+3(哥伦比亚特区的票数),谁拿到的票要能过半数(270),就当选为下届总统。特朗普能握有的选举人票,几周前还不足180,昨天已然增加到了246张(预计希拉里拥有291张)。相应地,网站的创办者和分析主持人银先生(Nate Silver)解说道,她和他的胜选概率眼下为64.5%-35.5%;而在三个星期之前,还只在93%-7%

银先生对博弈胜负(选举和体育博彩)的预测特别有办法,他在2012年的上届大选中对538个关键职位(总统+参、众议员)的预测里,至少对了537个,因其预测的不可思议的精准而名声大噪。银先生的算法主要依据的是贝叶斯的统计定理。贝叶斯是十八世纪中页英格兰的一位教士,业余专研统计学,他发现了信息收集和通过学习来改进认识概率分布的规律。不过在计算机还没普及之前,这一直是统计学的一个偏门。

计 算机处理大数据的能力非常易得的今天,贝叶斯的学习原理就开始发力了。银先生仗着信息网络、云计算、竞争中多元民意调查机构的信息收集整理,等等的现代技 术便利,调教他的算法模型,从而大大提高了预测学的实用性和精准度。银先生的一部名作《信号和噪声》,几年前就有了中文译本,其中介绍的观念和方法,对人 们做市场或其他博弈的预测,非常管用,建议大家仔细读一读。该书里有个例子(第210页),谈911事件对恐怖袭击的概率的认识,生动地介绍了贝叶斯统计过程的学习特质:随时加入突现的信息来调整预测,过程远非连续的,或小梯度的平滑改进的,而往往犹如量子跃迁。在第一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客机撞击之前,世贸中心大楼被撞的概率被预估在两万分之一,即0.005%;第一次撞击发生后,恐怖袭击的可能性顿时剧增至38%;当第二架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后,遭受恐怖袭击的概率几乎逼近确然事件,跃为99.99%

相比较的推论,是受到事件激发的选情,天平会发生急剧的偏摆。之所以预测特朗普即使落后希拉里低于三个百分点仍将胜出,我的理由,是在秘密投票的安全遮蔽下,灰色群体(约占全部选民的三分之一,主要是C群,还包括X群 的一些人)转为红色的人数将超出变为蓝色的。这群人从直觉感知到,个人的、所属的子群体的、甚至“国家”的,利益遭受了旁落,受到故事的激发,会踊跃参加 票选,行使自己的民主的权利。许多貌似灰色的人,在“政治上正确”的氛围笼罩下,找不到话语权,通常是不敢轻易亮出自己真实的情感或立场的。这在几个月前 英国公投导致脱盟的事件中,有清楚的表现。要是像维基揭秘之类的机构在这一、两天爆出新的“猛料”,希拉里的前景堪忧。

你 不妨锻炼一下自己的预测能力:把你的判断写下来,同时把支持的信息数据和逻辑也写下来。两天后再比较结果,自己对了或错了,原因为何?之所以要把你的结论 和理据写下来而不是仅仅记在脑子里,是因为人最受影响的,是自己的感知而非“客观的”真实。写下来后就可以避免事后你脑中记忆的定向扭曲。说到头,做预测 时尽量保持 “谦卑”,是自己的预测能符合变化中的现实的最佳态度。

出于种种考虑,不少人还有这样的顾虑:两位候选人,不论哪个当选为下届总统,都将做不满任期(更别说八年了),届时不得不由副总统继任。因此副总统候选人的素质能力,也是本次选举的关键要素之一。由此来看,特朗普的副手似乎要比希拉里的副手强一点。 这个出格的大胆预测,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635238501697933402作者简介:孙涤1984年就读奥斯汀德州大学商学院;1988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并开始执教。1995年越级晋升为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终身正教授。1997年当选为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分校商学院信息管理系系主任,并任上海交通大学顾问教授(1993年)、上海财经大学兼任教授(2002年)。

早年经历

1990年起经常回国讲学、咨询,包括参与世界银行和国家科委合作的星火项目–电脑管理系统的计划及全国联网工作。1995-96年作为美 国富布赖特学者在中国客座研究一年。对中国经济及体制的转型颇有研究,尤其着力于国有大企业、金融体系、以及工商管理课程等的改革。1989年起曾七度应 邀访台,十分留意台湾的市场经济运作经验。1999年起任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总经理、战略规划委员会首席顾问。(建行为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占有约20%的国内市场分额,拥有22,000个分支机构和420,000名员工。) 2000年开始主持建行总行的研究开发部工作,负责市场调研及重大新产品和IT项目的开发工作;并担任建行总行任体改办副主任,协助设计全行的改革方案和 战略发展方向。2003年起任建行总行投资银行部门总经理。

著述甚丰富,1990年起先后15次回国讲学和咨询,在《上海证券报》撰写“现代管理”专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创业和经营》、《理财技巧》、《经营策略》、《管理琐话》四本书;论文三十余篇发表在国际一流学刊;有六本书在国内刊行:”创业与经营”、”决策的艺术”、”开放基金三十讲”、”理财技巧与经营策略”、”CEO智慧-财富世界的无冕之王”和”管理琐话”,颇受读者欢迎;并在国内报纸上辟有专栏传播现代管理的观念和实践。曾任留美中国经济学会会长和美国海外华裔教授学者协会理事。

巴菲特思想

《证券投资巨擘——华伦·布费》这篇文章于1996年1月24日发表在《上海证券报》《财经闲话》栏目。华在中国这篇文章开创了宣传巴菲特思想的先河伦·布费就是我们今天广为熟知的世界最著名的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 这篇文章使中国的读者第一次接触到巴菲特价值投资思想。这篇文章的作者美籍华人孙涤教授也因此被誉为我国传播巴菲特思想的先行者。一大批中国的投资者受益 于这篇文章的启发,受益于巴菲特价值投资思想,在投资领域从失败走向成功。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投资神话故事。涌现出一大批代表人物,杨宝忠在《股市高手和你想的不一样》一书中说:“这篇足以改变我命运的文章至今还被我珍藏着。是巴菲特伟大思想和智慧挽救了我。我希望通过宣讲巴菲特伟大思想和智慧从而改变更多人的命运。使更多人成为股票市场长久的赢家。”《证券投资巨擘——华伦·不费》这篇文章的发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拉开了巴菲特思想向我国人民传播的序幕。为了纪念这篇文章的发表。2009年6月29日中午中道巴菲特俱乐部在上海宴请了孙涤教授——中国大陆传播巴菲特理念的先行者。这是一次超级巴菲特迷的盛会 。

孙涤印象

——兼说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人文景观

张志雄认识孙涤,很是偶然。1995年10月,《上海证券报》社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研讨会。当天下午主题发言时,有一位代表发言和插话的思路别致而富启发,特别那句“数典岂能忘己”给我的印象尤深。一问才知是在吉林大学客座讲学的孙涤。会议休息时,我们闲聊了几句。他向我提出,能否在《上海证券报》上开个专栏。正巧我们计划开辟一个名为“中国经济学人”的专版,于是就谈妥了。
1996年1月24日发表在上海证劵报财经闲话。

《中国经济学人》专版的责任编辑周莉莎思前想后,最后忍不住在报纸印刷前的一天晚上找我,要撤换稿件:“这本不是财经文章,而是文学散文。”我有些哭笑不得,只得删去两大段描写,又为专栏添加一个“财经闲话”名目,中和一下。接着孙涤先写几篇有关证券市场稍“严谨”的文章,让报社和读者都有些适应,然后才进入“管理锁话”正题。

接踵而至的读者反应热烈有加。有的来信请教讨论,有的杂志编辑向孙涤约稿,有的请孙涤对某个题目或人物再加发挥。周莉莎小姐也喜笑颜开,成了孙涤和读者的联络员。我也总算松了口气,慢慢欣赏孙涤的“遗忘”式自学。孙涤教授先后在“财经闲话”栏目发表了几篇著名的文章《证券投资巨擘华伦. 布费》《基本分析大师―格拉罕姆》《买卖股票如同经营企业》。华伦. 布费就是今天我们广为熟知的世界最著名的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格拉罕姆就是巴菲特导师格雷厄姆。在此之前由于国内没有关于巴菲特思想的相关报道,因此《证券投资巨擘华伦. 布费》这篇文章的发表,开创了宣传巴菲特思想的先河。孙涤先生被誉为传播巴菲特思想的先行者。

最新动态

从巴菲特身上我们能再学到点什么?

上海证券报:巴菲特价值投资思想传入中国20周年纪念专刊-巴菲特思想传入中国20周年纪念专版

| 作者孙涤
1996年初我在《上海证券报》专栏上推介巴菲特等人的证券投资实践及背 后的理念指导,不知不觉过了二十年,而价值投资也从不曾听闻到家喻户晓,成了市场通识。其间A股市场的发育壮大,变为全球规模最为可观的交易场所,波动幅 度和换手率无人可及。这些都是当初即在梦里都无法预想到的。
当初写随笔介绍价值投资,在我却是无心栽花。那时我作为美国富布莱特学者 到吉林大学客座一年。长春的冬天很冷,每周只需授课一、两个半天,枯坐在招待所未免太无聊,所以欣然应承上证报的邀约,写起随笔专栏。栏目取名“管理琐 话”,也是仿效随笔大家张中行老先生的名作《负暄琐话》而取的。
“从长计议”,也终将在我国得到证明。借用巴菲特的一句话告诫投资人,要是你会因为短期亏损而痛苦紧张到睡不着觉,自当别论,那就请收手吧。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647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