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游】5. 解读重庆 – 作者 少君

自重庆回美后,一直很想写一篇游记,一篇关于重庆的游记。因为每当我想起这次旅行,便会有一种梦醒之后回忆梦境的感觉。

从飞机上俯瞰重庆时,山峦起伏,像高低不等的巨大波浪,但不管是西北部的浅丘,还是东南部的大山,都顺从地向长江河谷倾斜着。除了地壳运动的原因外,正是水流上万年的左冲右突,上万年无休止的切割和搬运,才最终形成了众多突兀而孤立的山峰,形成了险峻奇美的长江三峡。对于远古的重庆来说,巴文化是长江带来的最伟大的礼物。长江嘉陵江就像巨大的血管,不断为重庆输送来新的繁荣。云雾迷茫中,山脊约隐约现,公路蜿蜒地盘在山上,水是黄的,而梯田却是片片地在山上,郁郁葱葱。座位后面一个稚嫩的童声叫到:“妈妈,妈妈,快看呀!好像烧白哦!”(烧白是重庆的一道家常菜,五花肉切成薄片状,与咸菜一起蒸)。循声看下去,果真像极了,不得不佩服小孩子的想象力。也一语道勾出了我对重庆的思念。二十年了,这是我第二次再来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红岩村、新华日报以及山城、雾都,是这座城市在我脑海里留下的所有印象。再一次有机会走进这座城市,多一份人生的感受和经历,无疑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那种兴奋就象机翼下的云絮低低地压在我的心上,随着飞机的下降,才发现兴奋并没有因为距离而停止它的缠绕,反而把我系得更紧,让身旁的一切无时无刻告知它的存在。

那是一个湿润的早晨。天上没有太阳,城市在淡淡的雾里,空气是潮湿的,出租车穿梭在纵横交错的马路中,阔别多年但不觉得陌生,所有的一切依山而建,山下宽阔的便是长江和嘉陵江,重庆就在这一刻显得格外亲切。

喜欢这座城市,不仅仅是因为有好吃的重庆火锅、有闪烁星光的山城夜景。重要的是它具有一种强烈鲜明的个性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会让您情不自禁去细数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远在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人类的生息繁衍活动;到新石器时代,已有较稠密的原始村落。正是这些最早的重庆居民,创造了重庆最古老的历史。约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地区,已形成强大的奴隶制部族联盟,统称”巴”。公元前314年,秦统一中国后,设三十六郡,在重庆设巴郡,汉承秦制。南北朝时,巴郡改置为楚州,隋、唐以后改称渝州,北宋时称恭州。公元1189年,南宋皇帝光宗赵,先领封恭州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按宋朝潜藩升府之惯例,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元朝改重庆府为重庆路,明朝又改称重庆府。到清朝,重庆辖川东地区,其间并几度成为四川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1891年,重庆开埠,辛亥革命时期,设蜀军政府。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国民政府所在地,并定为特别市和陪都,成为中国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次来重庆,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重庆美眉潇潇对她家乡的衷心赞美。而她则从北方专门飞回重庆,来迎接我这个远方的来客。

认识潇潇是先从她的文字上开始的,她被归属为七十年代出生的新生代作家群。读过她小说中的文字:“顾影自怜,人又增加了一圈。都是那红烧肉、回锅肉、麻辣面食的滋补功效。夏风渐近。虽然天生不是风情万种的料,但看别人有风驶尽幔,没有风的苦楚你不明白。做个时尚女人而不是时装店里悲伤的逃兵……”从这种新新人类的话语种,你很难想象出她竟是一名“老资格”的新闻人—-电视编导。

一、野性的山城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长江上游,与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接壤,是一座闻名的山城,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地形起伏有致,立体感强。其市区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四面环山,江水回绕,城市傍水依山,层叠而上,既以江城著称,又以山城扬名。然而最具特色的,还要数山城的夜色。重庆是山城,房子依山而建,夜色降临的时候,凭高眺远,万家灯火起伏错落,银霞明灭,与两江粼粼的波光、满天闪烁的星斗交相辉映,其景奇丽醉人。

野性如重庆美名在外的麻辣烫,令许多到过或从未光顾过重庆的人们爱上它,并时不时地温习它。重庆的野性近似于此。这种野性让重庆人很好面子,也不避讳面子。论穿着讲究,不次于北京。论烟酒派头,交际应酬,豪侠之风往往使北方中原人难望项背。稍有酒量的人,你若略显怯懦,半瓶酒下肚对方就开始放话:“酒是粮食的水份,喝不醉人的。”言下之意,你要喝醉了做人都难。抽起香烟更别提,你吸第一支,后面人家全管了,非叫你时时刻刻嘴里叼个冒烟的东西。当街常见俩人客气,吹胡子瞪眼,推来推去原来只为了给对方敬烟。

大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时候,有个叫“巴人”的部族在川东地区建立起了以地缘为纽带的部族联盟,江州是其活动的中心。当时的江州即是今天的重庆。不过,江州这一温婉的名字鲜为人知,而另一个火爆的称谓”山城”已经家喻户晓,世代相传。元代诗人吴皋曾这样描述重庆:“一片石头二水环,天镛城阙破愁颜”。重庆的地势造就了重庆特有的野性磁场:山坡陡峭,资源丰富;环境恶劣,百姓乐观。重庆的道路高低不平,城中有山,山上有路,构筑成一种特殊的风景。严格的讲,大街、小巷,或者说街巷,并不能算作一处风景。然而,对于重庆这样一个生长着如同森林一般茂盛的欲望和情趣的城市,街巷就如同她的面孔,没有宽敞的马路,只有雨后瘦长的石阶;没有璀璨的星空,只有夺目的灯火直到天明;没有往来穿梭的自行车,只有蝴蝶般飘过去的美丽姑娘;没有一本正经的政治气息叫人掩鼻,只有活蹦乱跳的俗世生活——象一张温暖的床,迟起的人很怀念这儿,人们生于斯死于斯,在这儿做梦、在这儿搭窝、在这儿绝望、在这儿死去。哪怕象我这样一个短暂的过客,面对这有些拥挤和喧闹的街巷,以及其间繁复庸常的生活,都觉得重庆充溢着一种情色之美。山是重庆的傲骨,水是重庆的柔情,不了解它们就不会理解重庆这座城和这城里的人。

重庆目前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辖原重庆市和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的43个区市县。号称人口三千万,但市区人口则只有五百万左右。因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不高,但盛夏时最高气温可达三十八、九度,如同火炉。重庆亦有“雾都”之称,大雾起时,顿时山色尽消,江岸不分。整个山城进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神秘境界。

重庆地势野性十足,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将其包成一丘脊舌状半岛。全城依山而构,临江而筑,市内坡峭路陡,楼房重叠错落,山和城融为一体。两江汇聚之处的朝天门看上去象是个牛角的尖,刺向历史的心脏,究竟会有多少因疼痛而唤起的记忆我们无从知晓,当我们叹息着抹去厚厚的尘埃,依稀可以看到昔年仗剑出游的诗人,如李白杜甫们的悲情绝唱、浪漫情怀,在这个年代,愈加显得遥不可及。站在朝天门码头,你可以看到静穆的长江水,奔波的客船,成群的”棒棒”,恋爱的男女……仿佛这些都是久远的景象和故事,在此处重新演绎。那感觉,若是对百岁的老人,一定是“相对如梦“。或者,你可以听到商贩的吆喝,顽童的嬉闹。更晚的时候,漫天的群星下,一盏盏寂寞的渔火旁,依偎着疲倦的人……还有更多的细节,我们无法辨认,无法揣度,只有睁着眼睛看着茫然的江面。

重庆是一个山城,所以在重庆见不到自行车。在重庆走马路,简直就是在上下坡,有时还要走台阶。重庆还有一种其它地方少见的交通工具–缆车。在两个山顶,用缆线相连,两部缆车象摆渡轮一样往两边输送乘客。如果是个晴天,那么建新街旁从火车站至两路口那被重庆人引以为荣的皇冠大扶梯(号称亚洲最长的扶梯)则会骄傲地投下它长长的影子,罩在长满青苔的屋脊和褪色了的石板小路上。在今天的重庆,在许多角落里,都可以窥见时光淌过留下的痕迹。对流淌的时光而言,过去的一切都无非是灰烬,但对于生活在时光中的人们来说,过去的人和事都可以被 怀念,也可以成为今天的喜怒哀乐。

生活在陡峭城市里的人,普遍的个性里透着一些坚韧,这种坚韧的性格使这个城市的阴暗和潮湿被包容。重庆人最常说的一个词是:操坝。意思是说在坝子里操练,把坝子当作社会来混。重庆的地方带“坝”字的很多,如“沙坪坝”、“菜园坝”、“李子坝”、“田坝”,这与重庆的地形有密切的关系,平地少,自然坝子就多。坝子多了就让人目光短浅,于是就有人在眼皮底下操大哥,这就是“操哥”,既然是“操哥”,手下必有几个干筋火旺的兄弟。“操哥”火爆之时大多敢真枪真刀地干,野性至极。当然操哥中也多侠义之人。但总的说来,操坝的主人操哥所表现出来的火爆是巴人“尚武”传统的遗传。

与之对比,那些怕老婆的男人在重庆就被称为“耙耳朵”,“耙”是重庆方言,指食物煮得过烂或果实过熟。在重庆大街上,你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其貌不扬的矮小男人挽着一个漂亮的、比他高出半个头的女人。一本叫做《重庆十八怪》的书中就提到“矮小伙高姑娘爱”。总之,一个城市的文化品格是复杂的,重庆人的野性之外,其实也有温婉的一面。

坐在重庆的出租车,有如坐过山车的感觉,走在飘溢着辣辣的“麻辣烫”味道的大街上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重庆的火辣辣了。火热火热的热气把你整个儿裹住,让你觉得呼吸有点困难,浑身却早已大汗淋漓了。夏天,女人们一般一手拿着扇子,一手拿着手帕;粗犷的男人们干脆就打着赤膊,斯文的也摇着扇子。街道上总是万分热闹。

朝天门是重庆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它是明初扩建重庆旧城时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从坡顶上朝码头下望去,美丽的嘉陵江和雄浑的长江拥抱在一起,碧绿的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激流撞击,漩涡滚滚,清浊分明,一半是清秀,一半是雄伟;一半是飘逸,一半是壮阔;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旋转着,拥抱在一起。其势如野马分鬃,十分壮观。我们不知道,重庆人个性的形成,是否也经历了这样一个野性的奔腾和磨合的过程。

当重庆不过是个江边小镇时,朝天门也只不过是一座码头,但在那时侯,却意味着地理意义上的重庆的全部,生活在这里的船夫、过客、商人、强盗,都无可避免地在这里留下足迹。即使是数百年后的今天,对重庆和重庆人而言,朝天门都具有非凡的位置,不光是因为今天长江和嘉陵江的水运仍然繁荣,也不止是因为她的不远处就是重庆的商业中心解放碑,更多的是由于人们心中早已为它留下一块地方,在那里,她有着独特的尊严和位置。

历史的发展一如柔弱而晶亮的水滴从书页上滑下的过程,永远让人心动。我们想不出有什么事物的开始,会这样简单而美丽。它热情而野性,树林和峡谷都无法留住它的脚步,最后形成了江河。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江河是人类祖先的摇篮,几乎所有的城市最初都是从水边形成的。所以,我们应该带着感激的心情这样想:很多很多年以前,是那些晶亮的从遥远的书页上滑落的水滴,为我们带来了重庆。

在不可预测的历史动荡中,代表着重庆个性的巴文化曾一度失传,不断有考古学家宣布,找到了巴文化新的古老文字。但是,这些文字究竟诉说着什么,或许已经永远成为秘密了。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史学界对“巴”字的含义和巴人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有的认为”巴”指动物,如蛇、虫、蟒、鱼、蚕;有的则将“巴”解释为对山、水、石头的称呼。近年有学者提出:“巴”就是“虎”,“巴”是巴人称呼老虎的一种发音。据史书记载,巴人认为老虎是本民族的祖先或图腾,因此巴人自认为是虎之族。人们记住了巴曼子将军,他宁愿割头以谢盟国,却不肯践约献出王土。巴文化用一个世代相传的故事,留下了它崇尚悲壮而慷慨的牺牲精神。或许,长江代表着冥冥中的某种宿命,安排了重庆与巴文化的一次壮烈的相遇:或许,重庆天生就是最适合巴文化生存的环境。从此,重庆与巴文化再也没有分开。历史,甚至可以中断一种文化的文字,却无法中断那些积淀在重庆人血液里的精神和激情。它们顽强地存留了下来,并支撑着一代代重庆人奔走、奋斗。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听一听重庆特有的峡江号子。那压抑而高亢的号子声里,有重庆人的命运。它既不轻快优雅,也不情意绵长,而是撕肝裂肺般,让听的人难以从容。只有一种东西,可以用来形容这种特有的精神和激情,那就是燃烧着的野性。

二、火锅、棒棒、一棵树

对重庆而言,地理地貌对其文化品格的形成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一次肚子饿了,就近走进一家食味很足的小面铺,点了碗炸酱面,声明不要辣的。那炸酱面端上来才知道和北方的那种炸酱面完全不一样,那面是连汤带水,那汤,不言而喻,是红的。问老板不是说好不放辣椒,为什么还放?老板说那红的是辣酱,酱不是辣椒。吃了几次重庆的饭,感觉重庆的饭如果没有辣椒是不可能的,而且花椒的味道也与别处不一样,那种异香实在是别的地方的花椒无可比拟的。平常我们所吃的花椒,不小心嚼碎了,咽了,就是舌尖麻嗖嗖。重庆花椒的劲可大多了,满口留香,多吃两口菜,让人的舌头,嘴巴着实抽搐半天,让你越吃越要吃。

最令人称奇的是,身处潮湿而炎热环境中的重庆人,居然最常吃的一种东西是火锅,人们汗流夹背地围坐于一锅麻辣的沸汤旁,把肉菜放入汤里,随烫随吃。相传重庆早期的火锅为毛肚火锅,在街边设摊出售,就食者多为搬运工人和拉船的纤夫,后来火锅才由街边进入店堂。

在重庆,火锅绝对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这锅汤被穷人吃,被富人吃,被老人吃,被青年吃,在家里吃,请客时吃,高兴时吃,不高兴时也吃,在它身上消灭了阶级的差别,和一些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规则。它的形式与内容却始终是一种简单到极致的深刻,火烧锅,锅煮肉。而它却顽强而霸悍地统治着重庆所有人几百年以来的口味,让人欲罢不能,欲吃还休。有时候还真难以分辨倒底是人吃火锅还是火锅吃人。

和北京的火锅相比,重庆火锅更有阳刚之气。北京人吃火锅讲求原料精细,重庆人没有如此讲究,猪肉、牛肉都是大片大片的,白菜用手撕成整张,鳝鱼根本不要洗,连着血水就倒进锅里。老灶火锅则是土灶加粗瓷大碗,更显豪放!重庆的火锅名店不少,如桥头、小天鹅、秦妈、苏大姐等。重庆的火锅火辣辣,吃一口,又辣又麻又烫,但你还想吃第二口。正宗的火锅,十几样菜倒下去,在浓浓的汤里煮过,每一样菜却仍然可以保持本身的味道。夏天最热的时节,你会发现重庆人居然会坐在路边的大排档赤膊上阵地大吃火锅、大口喝酒,豪爽可见一斑。

重庆火锅讲究辣与麻,但它却非常注重诸味调和,使之具有辣而不燥,麻而不烈,进口味浓,回味醇和不伤肠胃的特点。重庆火锅主要分为红汤和清汤两种,红汤以麻辣鲜香为主,而清汤以色清味鲜为特色。鸳鸯火锅就是这二者的结合体,即火锅用金属片分格成太极图状。一清一红。颜色分明。

辣是重庆火锅永恒的主旋律,没有辣椒的火锅,感觉上总是缺点儿什么。说来奇怪,重庆人吃辣椒、吃火锅,从来不会长痘痘或者上火,特别是女孩子,吃完麻辣火锅,半瓶啤酒下肚,一张漂亮的小脸立马变得红扑扑的,同时丹唇微张,两眼水汪汪,但与你斗嘴斗酒的劲丝毫不减,活脱脱的一个”小辣椒”。所以,要想品味重庆女孩的美丽与豪爽,去火锅店肯定没错。

漫步重庆街头,各种饭馆门前大都打有各种火锅的招牌。其实,在我眼中,火锅只有一个颜色——红。火锅的汤底是红色的,牛肉和鸡都是红色的,吃完后,你的眼睛、脸、嘴唇也是红色的。并且曾作为”陪都”的重庆还是红色革命圣地,所以我觉得重庆就是一串红辣椒的颜色。晚上的重庆依然红红的,两江灯火。

第二天晚上我们就来到杨家坪的一个自助火锅店,进去后不禁惊叹,场面很大,百多张桌一面排开,坐下来发现,四周都很油腻,还夹杂着一股呛人的辣味,但当时并不觉得脏,感到很有特色,终于要吃到正宗的重庆火锅很兴奋。观察一下周围,客人的种类也很广,有一家人,夫妻俩,三四十岁的壮年人,六七十岁的老人,最奇怪的是还有几个比较秀气的重庆美眉各自独坐,那食量我想在凤凰城的小姐里是很难找的出的。大热天对着空调和风扇吃火锅别有一份滋味,一边吃,一边不停的用毛巾,餐巾纸擦汗。汤很新鲜,真怀疑是不是放了些什么大麻壳之类让人上瘾的东西。潇潇说:不放就不叫重庆火锅。不知是不是真的。

坐定后,服务员立马起火架锅。花椒、辣椒诸般刺激性极强的调料,大把地往锅里撒,当锅盖掀开后,差点把我吓了个跟头,那汤鲜红耀眼,上面漂着一层厚厚的油沫,莹莹透亮,油上又浮着无数根寸来长的小红辣椒。每人一碗的小料很简单,就是一碗底儿的蒜泥,上面又是一层香油。但见红汤翻滚,麻辣味扑鼻。夹起毛肚、鸭肠等放入锅里涮,吃起来绝没有北京的涮羊肉那般悠闲,还要有不怕辣的气概。我每涮一块毛肚或鸭肠之类,往嘴里塞之前都要下好大决心。然后是流水般端上来的盘子,盘子里面都是相当“生猛”的东西——他们是生的,不下锅不能吃,它们又很猛,几乎覆盖了常见家畜家禽的各个细微部分。猪肉可以下,猪蹄可以下,猪肠可以下,猪心可以下,猪尾巴可以下,猪耳朵可以下,猪脑子可以下。鸡可以下,鸭可以下,鸡肠子鸭血也可以下。牛肉鱼肚虾身蛇段几乎没有可以吃的。因此,在火锅里面翻滚的东西不是几十种简单的肉类,而是人类对畜牧业千余年的解析。

我已经记不起第一口吃的是什么了,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因为我根本看不清那染的红红东西是什么,筷子上夹的那团菜早被染的通红,只在菜凹处能隐约看出它本来的颜色。放在嘴里,很烫,香油和蒜泥在热气的熏蒸下散发出的味道更加醇和,加上煮出的食物的味道和慢慢升起的辣味,不禁使我食欲大增。再吃一会,满嘴已是椒辣了,而此时重庆花椒那独特异香和麻麻的感觉也出来了。嘴唇被麻的象用千万根小针同时按摩着,已经感觉不到别的了,嘴里喉咙里都是辣的天下,又象千百根针在任意的跳动,刺激着那里所有的感觉细胞。我不禁涕泪全流,由头部向下至全身都似乎张大了毛孔喷发着热气,痛快淋漓。这时,我才明白重庆人喜欢光着膀子在三伏天吃火锅的缘由:好爽!

杨家坪是重庆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区,周围交通便利,购物特别方便。新修的步行街广场里面有好几个大型的百货商场,还有很多是私人开的小店铺,东西很有特色,是又好又便宜,你可以随便跟老板砍价的。夜幕降临时,华灯其放。高大的商厦门口霓虹闪烁,人流涌动,热闹非凡。从原本是木阑杆和青石板构筑的重庆闹市中,贸然升起充满玻璃和金属鲜艳夺目的商业中心,使我看的有点眼花缭乱,北京还没有这样好的步行道。我们吃饱了火锅自在地漫步,享受着设计良好的装修和诱人商品的展示,偶尔还会购得一件物品,小小地满足一下。当东西越来越多时,潇潇一挥手叫来一个“棒棒”,让我这大男人在美眉面前也轻松了一把。

“棒棒”就是挑夫,是重庆街头的一道风景线。之所以能成风景,在于重庆街头“棒棒”军的规模实在不小。周边四乡农民闲时以此为生财之道。在重庆的街上喊声“棒棒”,马上会有数个手持一米来长扁担的民工来为你服务。菜场买来南瓜西瓜,超市购回大包小包,都可以再增加一两元投资,请“棒棒”送回家,极方便。

重庆是一个市区里几乎没有一条平坦道路的城市,出门就得“爬坡上坎”。因此没有人骑自行车。因此,棒棒肩上的竹扁担就成了送物运货的主要工具。二块,三块,随便给,就可以帮你背一台冰箱上五楼。买菜也可以叫个棒棒,把找的零钱给他,就可以给你挑一堆鸡鸭鱼肉回家,很方便。

我在长途车站等旅游车去大足时,曾和一个棒棒聊了会儿天,他说他从万县来重庆已十年了,之所以到重庆当棒棒,是因为种田亏本。每月收入约四百五十元左右,扣除吃、住、和每月一百元的“街道管理费”,每月能往家里寄二百元钱,供两个孩子上学。“现在生意不好做了,出来做的人太多了。”他说现在一下午只能拉到两三次活儿,只能挣个饭钱。“运气好的话,一天就二三十块儿。”运气不好呢?“在街上白呆一天。”

他看我是外地人,提醒我说,现在治安不好。“在这里”他指着他身后,“昨天就有一个被抢了,天都没黑,才七点多钟”。我问他住哪?他摆摆手:“我们棒棒走哪就睡哪,桥底下,楼道里,商店门口,我们哪里有钱租房子?”我临走时给了他三十块钱,我看到他那充满血丝的眼里都是泪水。棒棒们拎着一根系着绳子的扁担,飘荡在重庆的大街小巷,黑夜白昼,每一次肩头沉甸甸的感觉,就会是一次生活下去的机会。

我曾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山城棒棒军》,讲的就是重庆“棒棒”的故事,里面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还有灰小伙和白马公主的童话,一个棒棒泡上了一个漂亮的女大学生,当然是克服了重重阻力之后。之前我看这部电视剧看得津津有味,但现在我很想揍一顿那个胡编乱造的导演。

在重庆的各个地方,你都能看到棒棒们走来走去,肩上扛着扁担和绳子,他们始终都有东西压在他们的肩膀上,有时候是沉沉的货物,有时候是重重的生活。前者让他们汗水流淌,后者让他们目光茫茫。他们的前面是因重庆交通发展而越来越少的生存空间,身后是大片辽阔的却无法回去的家乡的土地。有一天他们终将消失在这里,就像他们肩上的日子,消失在太阳升起落下之间。

 

晚上我们租车开上了重庆最佳的观夜景处—–南山上的“一棵树”。“一棵树”是地名,早先有一棵黄桷树,现今摆着一方石碑,为殉难的黄桷树立传,以证明此地曾经有一棵树,不是骗人玩的。一棵树观景台占地不到半亩,电梯上下,分为四层,并开设观景酒吧。此处占尽地理之优势,正好是山坡弯道,南岸犄角。江水在眼底呈U字回巡,那城中灯火恰如美人的鹅脸,微扬着,辉光煜煜。几束探照灯柱曼妙地在天空划舞,若配上音乐,真可谓赏心悦目了。仔细寻找,高大的建筑还是能够辨别出来,万豪酒店、大都会的海逸,一南一北地高矗着。海逸楼体幕墙反射出的白炽光使解放碑若隐若显,步行街在一片光芒笼罩下,但看不到喧闹的人群。登到最高层看万家灯火,听朝天门的船笛长鸣,面前就是浩荡长江,劲风猎猎。心中仿佛有一股豪气奔涌。

夜晚是一个精彩的时刻。许多事情和东西在夜晚显得美丽起来。不是因为他们自己,而是因为夜晚。迎着江风,我把自己想象成很久以前的一个异乡客,曾顺长江飘泊而来,自得如斯,悠悠如斯。眼前虽然没有了二十年前的吊角楼,没有了泥泞,没有了木船和纤夫。但重庆人的生活,却一直这么延续着。恒久奔腾的长江水,混浊中依然拍打出白色的浪花,仿佛一种永恒。在我心中,长江的壮阔比不上嘉陵江的秀丽。嘉陵江的水碧绿清透,江旁山峰叠嶂。烟云冉绕,宛若仙女舞动她们柔弱的身体,衣袂随风而舞,峻秀一如一幅山水墨画,浓淡相宜,浓处深沉淡处轻盈,云、雾、山、水都在这浓淡中过渡得不动声色,云中有山,山下有水,水静映山,而江之深处又掩蔽在烟雾之中,唯见轻烟中的山如翠障把水路隔断。在夜里,你会发现重庆变得更神奇,更立体了。那五光十色的灯火,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江水里,使重庆更像一座宏大的空中宫殿。

借着夜色,看潇潇一往情深地注视着两岸的灯火,不禁问她喜欢重庆什么?她歪着头想了想说:喜欢夹在蒙蒙雨丝层层白雾中的黄晕灯光,让我这个在外瞎逛的人特别的特别的想家。喜欢永远也逛不厌的解放碑。我在重庆电视台时,平均一周去四次解放碑,不去买东西,就是瞎逛荡,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还有好看的!喜欢噼里啪啦的重庆话。喜欢这美丽的夜色。

到“一棵树”是一定要吃这里的泉水鸡的,这里有个泉水鸡一条街。找一家人装修古朴店面进去,店家拿来泉水鸡,过秤三斤多,据说是用南山之水加火锅底料煮熟,再换成砂锅端上来,不久红火火的一盆就上来了,鸡肉特别细嫩,吃着感觉象青蛙肉,但麻辣把鲜味全掩盖了。那鸡辣得我不停地喝水,喝完水又不停地上厕所。朋友说,你之所以吃了泉水鸡要上厕所,是因为你没有达到我们重庆人吃的水准,我无言以对。

重庆的夜晚里有许许多多事情都在发生着,这里的夜晚不是静悄悄的,因为它发生着许多白天无法发生的事情。夜晚对于重庆是一个美丽的时刻,夜幕降临时,重庆的面目渐渐变得模糊不清,因而也由此生动起来,许多东西隐入了沉沉的夜色,在黑暗中默默不语;然而两岸的灯火,让更多东西变得灼目,在黑色背景的映衬下散发出颜色,声音,和气息。

三、走近历史:远看大足,近逛磁器口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堆浸泡多年的尘土,它变化莫测同时又坚硬无比,在各种记载媒体上顽固地左右着没有亲眼见过真相的人的思维,一年一年地存在下去,越变越硬。许多年后的一天,我们的后辈们从书上看到的关于现在的描写也会面目全非,现在和将来将会相视苦笑。许多残章断句也许将会保持着真实,然而那时已无法分辨。

到重庆不能不看大足石刻,重庆人都说“北有敦煌南有大足”,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想象大足石刻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我对石刻雕塑的流派、技法等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门外汉,但是我在学界的朋友告诉我,到了重庆,大足石刻不可不去,如果没有去那里,你就永远不会了解重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积淀。

大足离重庆167公里,我乘座的旅游车走了约三个半钟头,这距离在美国只要一个小时。大足建县于唐乾元元年,距今已有1230多年历史,其县名取“大丰大足”之意。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的总称,石刻始创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绵延明清。其中北山、宝顶山可为大足石刻中最具规模、最有价值、艺术最精美的石刻造像代表。其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北山石刻中的“转轮藏经窟”被学者誉为宋代石刻之精华和代表,此石刻造像秀美,雕刻精细,整体布局和谐协调,保存完好无损,堪称东方“美神”之大荟萃,在考古界与云岗、龙门鼎足而三,齐名敦煌,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由于是非典时期,整个石刻景区就三两个人,有如入无人之境,漫步其间,山风习习,静谧沉思,真有深谷探幽之感。川人自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说,宝顶山石刻,气势磅礴,宛如一卷镌刻在500多米长的崖壁上的连环图画,前后内容连接,雕刻无一雷同。这一带的石刻全是唐宋时期的作品,这时的石刻属于晚期石刻,始建于南宋淳熙六年,也就是公元1179年,直到七十年后的1249年,这一片石刻群才完工。你能想象吗?就在这短短的五百米长的崖壁上,一共有造像近万尊。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千手观音的石刻。现在,这尊观音像静静地躲在一间依着山势修建起来的小房子里,为的是避免风吹雨淋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坏。几百年前,观音像全身就被金色的涂料所包裹,直到现在,这些金色的涂料依然翻着耀眼的光芒。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为了证实这个观音的的确确是有一千只手,我试着数了半天,每次数到三百眼就花了,最后只好放弃。石刻与石刻的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其间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统。经变相对应配刻经文、偈语、颂词等,图文并茂。其造像内容和表现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婚娶、送别等一系列日常生活情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又如横笛独奏的“吹笛女”,充满内心喜悦的“养鸡女”,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现。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兼采博收,将佛教的世俗化、生活化表现得特别显著,可以说是完全民俗化了,显示出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虽然我不懂得有关石刻的这样或那样的知识,但是我能看出匠人们为了这一片心中的圣地,曾经付出了许许多多的代价,我真的很难想象当时的人们是用怎样一种方法来让这些冰冷的石头充满了生命。

这里,有着城市中所没有的宁静和安逸,如过我是一个重庆人,会常常悄悄的避开忙碌的生活,到这里在青山绿水间寻找属于自己的一份清静。回到重庆对潇潇说了这种感受,她大笑道:“你真可爱!要不是‘非典’,大足的游客比佛头还多,你怎么可能找得到今天的这种清静!明天带你去个真能找到感觉的地方。”“哪儿?”我问。“磁器口……”

第二天从住的地方先到了沙坪坝,再从沙坪坝坐十几分钟的车,便到了一个挂着各种各样条幅的地方。这些条幅很新,但写着“百年老店”、“千年名吃”。一个穿着夹克打着领带的中年人在写一种像鸟一样的字,五块钱一个。一个三围差不多尺寸的外国女人让他写了“我爱你”三个鸟字,然后站在一起合影,老外举着“我爱你”说:“CIQIKOU’s Art is Great!”。

穿过匾额上镌着“磁器口”三个大字的牌坊,踏上那条铺着青石板的老街。青石板街的两侧,整齐地罗列着两排木结构的旧房子,大都是两层楼,楼下是店铺的门面,楼上即是住家。至于店铺么,茶铺、饭铺、杂货铺应有尽有。

古镇磁器口原名龙隐镇,据民国《巴县志》记载:“龙隐镇水陆交会,极便舟楫,为重庆城西之重镇。”镇上有马鞍山踞其中,金碧山蹲其左,凤凰山昂其右,三山遥望,两谷深切。凤凰、清水双溪潆洄并出,嘉陵江由北而奔,江宽岸阔,水波不兴,为一天然良巷。史载兴镇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至明代形成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清末民国时期达极盛。这里曾是瓷器的交易场所,1918年地方商绅集资在青草坡创建了新工艺制瓷的”蜀瓷厂”,瓷器质地很好,品种繁多,名声渐大,鼎盛时期的时候有数十家瓷器和陶器作坊,所以渐渐以“磁器口”名代替了“龙隐镇”。

镇上建筑极具川东民居特色,石板路与沿街民居相依和谐,房屋结构多为竹木结构,穿斗夹壁或穿半木板墙。沿街铺面多为一进三间,长进深户型,铺面后房一般为四合院,为商贾大户居所。雕梁画栋,窗花户棂图案精美,做工精巧。

磁器口街道大多是明清建筑风格,街道由石板铺成,沿街店铺林立。商贸集中在大码头和靠码头的正街上。过去重庆城的一些大商客在码头设店买卖棉纱、布匹、煤油、盐糖和烟丝等品。在重庆作为陪都时期,有商号货栈上千家,每天都有数百艘货船进出码头。昔日磁器口码头的繁荣景象,至今还深深地留在“老重庆”的记忆里。当年留传这样一首民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有上千只船上的舶公和船夫划着船向码头停靠。“万盏明灯”:是指形容码头上商贾云集,入夜后各自点亮油壶、电石灯和汽灯如繁星闪烁。从老人们的叙谈中得知,古镇昔有”三多”:庙宇多、名人足迹多、茶馆多。在磁器口,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九宫十八庙”之说,在小巷穿行,只要发现残墙断垣,向居民打听,准会得到这样的答复:“这里原来是个庙子。”现在得以保存下来的只是宝轮寺,宝轮寺建于唐初,大雄宝殿正梁上刻有“尉迟恭建修’字样。最使这千年古镇津津乐道的,是有不少的名人来过磁器日,传说明朝初年朱元津之孙允炊皇帝被四叔燕王朱橡篡位,削发为僧来重庆,隐避于宝轮寺,故天王殿墙上有“龙隐禅院”四个大字。20世纪初四川总督刘湘到磁器口,开办了炼钢厂、机修厂,成就了四川最早的工业。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在抗战时期曾就读磁器口宝善宫内的嘉陵小学,偶尔也会到镇中心的茶馆去坐坐,一边品茶,一边与茶客摆摆“龙门阵”。磁器口在陪都时期,不但聚集了郭沫若、巴金、冰心等文化名人。还聚集了徐悲鸿、傅抱石、王临乙、张书族、丰子恺、宗白华等众多的画家。《红岩》小说中的”华子良”,更是家喻户晓,在磁器口还留下了他的纪念碑。

在古镇最有特色的一景是茶馆。昔日在这千年古镇,随处可见茶馆。当年的水手、袍歌大爷、闲杂人等都喜爱出入此间,茶馆成了龙蛇混杂之地。在陪都期间,这一个小镇茶馆达百家。其特色是“书场茶馆”,“书场茶馆”又称艺人茶馆,是品茗欣赏民间艺术的地方。书场茶馆戏曲品种不少:有川剧坐唱、四川清音、四川竹琴、荷叶清唱。特别是晚上能在茶馆登台说书的人,都是上品的高手,所以人们称之为“品仙台”,都是挂牌说书,看谁有绝技高招,谁能争取更多的茶客,谁就能得到“红包”。

我们随便走进一家,门框上一幅对联:”香尊一品时透江霞能迷我,俗虑全消淹留茗碗亦醉人”。里面放着乌黑的板凳和桌子。老板兼跑堂见我们进来立即迎上来。把我们让到一张桌前坐下,特意擦了擦桌面。茶馆里面的光线并不好,人却很多,他们间或说一两句混浊不清的话语,面无表情,有的在打麻将,但却很奇怪的安静。我注意到一个带着一顶旧毡帽的老头子一直坐在靠门的阳光里面,眯缝着眼睛抽着一支白铜杆的烟斗,他的目光没有移动过地方。走到外面,房子的墙角边,突出来一块石头,上面有一个园洞,潇潇说这是从前拴船的地方,现在它上面长满了青苔。

远远望着属于宝轮寺的七层塔,领着一群高高低低的砖瓦建筑,覆盖在一个并不大的山岳上,傍着淡淡的江水,更远处是峨峨的群楼。太阳的余辉照来,古意的背影,透出一种莫名的寂落,笼罩在来来往往心怀沧桑的人们身上。

一座小桥连到了古镇脚下,迎面是一个不知年月的土地龛。祭品恭恭敬敬地摆着。善男信女们不时在这插上几支虔诚的香烛。现实社会的竞争、矛盾,使身心疲惫的人选择了这样一种解脱心灵的方式。无奈,祈助。

我举起手中的相机,想为这千年的古镇留下一张张印象……一个满头白发穿对襟白褂的老人从我镜头里慢慢地离开,步履坚难;记忆着历史的龙隐寺大门在油漆的装饰下面露出古老的纹理,隐隐传来川戏的声音;新修的青石台阶在水边终止,水下面是已快被水打磨完的老石阶;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华子良脱险处”,曾让两代人记住了磁器口这个名子;

……

陪都的功劳,曾使这里人文荟萃,诞生了所谓的沙磁文化,震惊一时。时事变迁,现在的磁器口是黯然的。这种黯然在天色将晚的的时候越来越清晰,因为这里也曾有过另一种日子,它们告诉我。

商人们来过,他们穿着纺绸长袍,大把地洒着铜钱,把酒寻欢。

纤夫们来过,他们赤裸着身体,把绳子勒进肩膀,就为了混口饭吃。

鸦片和女人们来过,前者被抽进了穿着长袍或者短褂的身体,后者被这些穿着长袍或者短褂的插入身体。

张大千来过,老舍来过,徐悲鸿来过,郁达夫来过,他们在这里喝茶吃酒坐滑竿,写画着真实的感受。

……

这些人最后都走了,留下了各式各样的痕迹,新的痕迹抹去旧的痕迹,而现在又在产生更新的痕迹。过去的日子在这里留下了碎片,他们正在一点点消失着,从前的真相被一种叫做历史的东西替代着,它告诉后人从前的真实已经破碎,剩下的碎片就散落在磁器口许多偏僻的角落里。

历史是什么?是尘埃,是一堆历经多年的狗屎。

四、重庆美眉

外地人到重庆,你要问他什么印象最深刻,他一定会告诉你三样东西:夜景、火锅、和美眉。

看过重庆的夜景,你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水天一色”。吃过重庆的火锅,你才体验什么是又麻又辣。但重庆除了耀目的夜景和香辣的火锅之外,应该说最容易令男人心动的是重庆美眉。

关于重庆美眉的经典说法有:到了北京才知道官小;到了深圳才知道钱少;到了重庆才知道结婚太早!

第一眼见到潇潇时,仿佛看到一件来自长江的美瓷,如天地之造化,那样平静地透着本色,素素淡淡,清清白白。没有盛气凌人,亦无丽色逼人,一副清秀的容颜,一颗温静的灵魂。象一脉荡涤芙蓉的碧水,透着一种忧郁而清冽的神韵。

在这静谧如瓷的忧郁之外,她时而会滋润、明朗地微笑,那笑,如瓷的光泽,闪烁着她的热烈和激情,如温柔的屏障,挡住俗世荡起的阵阵尘灰,拂去岁月落下的屑屑浮尘。心头不禁念起李清照的《蝶恋花》:潇潇微雨闻孤馆—–好个重庆美眉!

外地人管重庆年轻的女孩叫“美眉”始于何年?无人知晓。但这“美眉”中所蕴藏的含意就像”重庆火锅”这四个字一样,麻、辣、鲜、香,色味俱全。重庆美眉的身材大多婀娜多姿、曲线玲珑,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大概是因为山城的缘故吧,全亏爬坡下坎练就而成;因为多雾和巴山夜雨的浸染,重庆美眉天生肤白眼媚,水灵灵的脸上漾着水灵灵的笑,很清纯、很自然,没有一丝的矫揉造作。这里湿润的空气使妹子们的皮肤长期处于保湿状态中,润育出亮丽的重庆美眉,个个都皮肤红里透白,白里透红;眼睛水灵,双眼皮像桃花,单眼皮似单凤。虽说饮食是麻辣不离口,但也不见她们有”战痘的青春”,那是上海女孩无论煲多少汤、喝多少茶都及不上的美。我回美后曾和朋友说起我的一个新发现:重庆女孩的胸围普遍要比北京女孩大三寸。朋友立刻调侃道:你用尺子量了多少个重庆美眉?

中国自古有“少不入川”之说。为什么年少年不能入川呢?因为川女貌美且拴心有术,让少年入川,等于是送上门。而这川女之中,重庆美眉又更为危险。重庆山路崎岖,重庆美眉身处此环境,自然矫健挺拔。重庆雾浓水厚,酷夏也少有日光,生活在重庆,等于一年365天,天天经受超级桑拿,肤色自然水灵灵。这些天生的条件又增加了重庆美眉的危险性。

我有个海归朋友去重庆谈生意,在万豪酒店里激动地打电话给我说再不离开重庆了!他说重庆美眉美得可怕!他说去重庆后离婚这个念头不断地折磨他。他说让他着迷的是重庆美眉那张扬着桀骜不驯的个性,那简直是一种摧毁男人理性的魅力。一般说来,美女成群结队时,才会给男人形成压力。可重庆美眉单独一人也会让男人六神无主,见到重庆美女的男人,总会有上辈子就被她征服了的感觉。研究重庆美眉的学者,大都把重庆女人的美归功于辣椒,辣辣的,可爱得近乎可怕。川菜的确也是养育重庆美女的关键。它使重庆美眉有诱人的粉状,让男人一看就不想转眼。两江三岸的梯坎锻炼出重庆女人挺拔向上的身材,这身材很特别也很丰满,不仅富有健康感,而且特别让人有性幻想。

从人文地理和遗传学方面来看。重庆美眉是人口迁移多民族融合的结果。据历史记载,四川一带是内地人员流放的集中地,沿江而上重庆一带大抵是流放的主要目的地。战国时秦最后灭齐,将齐国王亲贵族全部流放巴蜀一带。其后历史上还有多次这样的情形。历史上距今最近的一次大迁移,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前夕。重庆作为南京政府的陪都,迁移聚集了几乎所有的国内精英到重庆,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抗战胜利后这相当多的人中有相当部分留下来,在当地永久性地居住下来。这样一来,人口素质就必然产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从生物遗传的角度,人文素质的改变,使重庆女人的形体和素质得到优化。从内外文化交融的角度,不难理解为什么重庆美眉独领风骚。

从地域文化的传承来看,重庆人身居峡谷之间、大河之畔,城市均系最早的码头扩展而成,所以地域文化从来就少精致缠绵,多粗犷豪迈。参考重庆历史上由于重大战乱千万的数次文化断裂,巴渝文化是一种少年期的文化,粗糙而野气。重庆美眉生于斯地,长于斯地,性格中自然有一种山野之气。重庆美眉的妖媚和热情常常使来自外面的男人觉得刺激和欲罢不能。重庆美眉大都直率,什么话都敢说;如果她爱你会直接说出来,如果恨你也会直接骂出来。

巴山蜀雨,地灵物丰,山水相连,山围绕着水,水环绕着山,生于斯的重庆女人吸纳了山的灵性,水的温柔,也让重庆女人拥有了白皙细嫩的皮肤、娇小玲珑的身材和姣好的容貌。近年中国大款中有”要寻美,找渝妹”一说。一个美女美的因素中所占的重要性:脸和手—-都是我们主要观察或者说能直接观察到的地方,一双修长而匀称,温柔而细腻的手绝对吸引人。重庆女孩子的手是最最动人的。如果你看见这双玉手给你削苹果,你要感动。这双手在写作,你要敬佩。这双手在弹钢琴,你要倾到。经常有人说起在街上看见一个女的背影,渴望无限。然后再看正面,“不看不知道,一见吓一跳”。但重庆女孩则是脸好身材曲线也好,比例恰到好处,在重庆的街头,重庆美眉会让你看得眼花缭乱。在城市中看惯了横竖直线线条,再看看美眉们的曲线,不说陶冶情操至少也是放松紧绷神经的。

重庆美眉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外表,其实更在于性格。重庆美眉的性格就像重庆火锅,热气腾腾,第一口吃上去是辣,第二口是麻,第三口是鲜,吃到最后就是香了!这里少见性情典雅的女人,从性格、形象、举止乃至说话,都是嗓门粗大,直来直去,轰轰烈烈,无所畏惧。重庆女人敢爱敢恨,很少扭扭捏捏。一个看上去很冷静的女人,可能会因一句对路的话而突然爱你。如果她恨你,会翻脸指着你鼻子骂,骂得你祖宗八代都不会安宁。重庆骄阳似火的天气造就了重庆似火的娇娘。无论是对老公对相好还是对朋友,说话绝不遮遮掩掩。有男士开玩笑说:“重庆女人在底楼嚷起来,楼板有要塌的感觉。”重庆山城雾气弥漫,但是,她们的心灵没有半点潮气。这全仰赖她们的直爽。重庆人闲时爱评评邻居成都人,大多带着不屑的语调,以为成都人说话太委婉,常常将简单的事情说得拖泥带水,就像江中的船儿想靠岸,偏碰上了漩涡,老在原地慢悠悠地打转转,人急船不急。哪像我们重庆人敢爱敢恨。网上曾流传一个帖子:说老公在外面有了外遇,被老婆偶然发现了……成都的老婆一夜未睡,第二天去求老公的情人可怜她,一周后老公再没回家;北京的老婆吵了一夜架,第二天开始搜集证据,一周后起诉离婚;上海的老婆哭了一夜,第二天到美发店做面膜,到情趣商店买套性感内衣,晚上在家准备了一个烛光晚餐。一周后,收到一篇《我不再花心》的检讨;广东的老婆喝了一夜的酒,第二天给情人打了一个电话:今晚我有空。一周后,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而重庆的老婆当晚就拍着男人的肩膀说:“老公,你把情人今晚领回来看看,如果比我好,我炒最好的菜给她吃,让她对你更好……”

重庆美眉是以泼辣而闻名的,像山城只只辣椒一样,红得好看、辣得过瘾。这就是可爱的重庆美眉。身为电视编导的重庆美女潇潇说其实重庆美眉也有少为人知的另一面,那就是很顾家,很体贴家人,用重庆话说就是对家里“巴心巴肠”。她说重庆美眉中也有另类的,那就是很温柔的那种,在这个火炉一样的城市里算是弥足珍贵的族类,遇到这类美眉是你的福气。见我一脸怀疑的“坏笑”表情,潇潇正色道:“真的,这种温柔绝不同于江南女孩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而是从骨子里自然散发出来的温柔,不是娇嘀嘀,更不是矫情的献媚讨好。她们说话细声细气,举止温文尔雅,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但是内心却热烈似火。如果,这种女孩再带一点精灵才气,那就成了美眉中的极品了,能遇上,只能靠你的造化!”

潇潇说重庆美眉还以“敢穿、会穿”而闻名全国,市中心的解放碑俨然就是美眉们的露天T型台。春寒咋暖的时节,解放碑是美眉们群芳争艳的地方,有人说那儿也是中国美女川流最多的场地之一。到过重庆的人,没有不到过解放碑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解放碑的前身就是“精神堡垒”。抗战全面爆发,国府迁都重庆,为了动员民众抗日救国,1941年12月30日,在重庆市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为“精神堡垒”,意指坚决抗战的精神丰碑。保垒为四方形炮楼式木结构建筑。共五层,通高七丈七,以象征”七七”抗战。为防日机轰炸,外表涂成黑色。保垒顶端有旗杆。当时重庆人有一个开玩笑的歇后语:你是精神堡垒——外强(墙)中干(杆)。

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建”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1947年10月10日举行了各界民众共万余人参加的揭幕典礼。纪功碑用钢筋水泥建造,碑高27.5米,八角柱形,外饰浮雕,内有旋梯,可达顶端。顶部四面都有“标准钟”,但那时四面的钟都走得不标准,不是你快,就是我慢,所以当时又有了一个歇后语:纪功碑的钟–各走各的。

1949年解放军占领重庆,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蒙头换面,由西南军政主席刘伯承题字,将碑名改为“人民解放纪念碑”,俗语称解放碑。由于碑体还是原来的,只是把“抗战胜利纪功碑”盖住,换成“人民解放纪念碑”。于是重庆老百姓再多出一句歇后语:你是个解放碑–名不符实。

但今天的解放碑像巨大的竞美台,每十米路段肯定会有五个以上的美女。很多小眼睛男人在解放碑看美女,都变成了鼓眼。有个背驼儿的外地男人,在解放碑转了几天,居然直了背。他说重庆美眉绝对能整形,劝告背驼的男人赶紧到解放碑去。并强调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带救心丸,因为重庆女人是心脏加速器,会令你心跳加快。因为这里的美眉们的裙子可以短到大腿根,紧身体恤可以露出肚脐和玉背;凑近了,说不定还能看见“维多利亚的秘密”。如果你还没吃饱,兜里又没银子,就到解放碑去,风景靓丽,秀色可餐!重庆美眉连化妆也分为两种极致:一种是浓妆艳抹,一种是淡雅如风。前者,你不会觉得她俗气,只是觉得她像火,热浪逼人,难以招架;后者,就像山城的雾,漂浮不定,钩人心魄。

我在重庆的日子里,最让我琢磨不透的就是重庆美眉的性格。重庆女孩是两面性的,强起来甚至胜过男人,弱起来犹如黛玉一般娇柔似水。你有机会去重庆,千万不要错过重庆街头的大小老板,绝大多数是女的,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年轻女子,她们不但穿着前卫,领导潮流,而且精神风貌颇佳,底气十足,觅不到疲惫懒慵。环境和饮食造就了重庆女孩率直、泼辣、敢爱敢恨的个性。和她们相处你可以活得很轻松,可以和她们称兄道弟,甚至喝酒猜拳,可是别去惹她,惹了她就像小辣椒一样,让你吞不下!她们吵起来,手舞足蹈,妙语连篇,攻击性强,明枪明剑,让旁观者眼花缭乱,叹为观止。但潇潇美眉则辩解道:“重庆女孩脾气是烈了点,不过烈也有烈的好处,爱恨分明,她要是真心对你,这辈子你就只等享福了!”

据我所知,在家庭生活中,重庆美眉奉行铁腕主义,她们的精明干练和泼辣劲儿特别有大观园里的王熙凤的神韵,如果统计一下实际情况,重庆家庭中绝大多数是主妇一言堂制,小事可稍稍民主,大事当绝对集中。所以,要找重庆美眉,必须先明此道。不信打开重庆电视翻翻重庆报纸,广告词几乎清一色地在向重庆主妇们讨好献媚。重庆女子操纵家庭生活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我有位朋友,多年前不幸从北京到重庆开会,立刻被一位重庆美眉迷倒,原有的婚姻随之瓦解,几经周折,他成了那位重庆美眉的“部下”。大家都问他,为何不娶一个苏州女孩,可以做一个连酱油瓶也不扶的“大男人”。他笑笑说:如果只是要个勤勤恳恳做家务的老婆便放弃重庆美眉,那太不划算了!

重庆美眉还具有一种天然的母性,不仅是对小孩,更多的是对男人。重庆男人或许因为炎热的天气蒸发了他们身体中的水分,或许因为弥漫的雾气没有让他们长成象北方男人那样的粗壮,十有八九的重庆男人属“小人小马小刀枪”,矮小精瘦,走在高挑水灵被雾气漂白了的重庆美眉身边,差了一截。上街购物,出门会客,男人腿没女人长,脚没女人大,步子没女人快,跟在美眉后面紧跑慢跑,怪让人可怜的。

但重庆美眉偏偏怪就怪在这里,颇喜欢这些“小”男人,时不时回头看看男人喊道:“幺儿,快点,小妈妈在等你。”重庆男人爱称自己的女人为“小妈妈”,而自喻“幺儿”。这是重庆女人的福分,也是重庆男人的福分。这座城市因为这些美丽骄傲的美眉名声在外,这座城市的男人也因为这些美丽骄傲的女人而被其它地方的男人强烈地嫉妒着,外地男人在重庆看到这样山高水长、男矮女高的乡土人情,愤愤不平地说:“就凭你们一米六的身高,真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了。”殊不知,牛粪就是鲜花最好的养料。

重庆美眉非常能持家,完全不要男人操心。她们很少管制丈夫,总给男人足够的面子和自由,并鼓励男人走南闯北去做英雄。重庆美眉最看不起软蛋男人,她们说:男人可以无权,无钱,但绝对不能不是好汉。重庆汉的标准是义气和勇敢,这种习俗令重庆男人极爱冲动,而且极爱为朋友两肋插刀。重庆女人非常自信,相信自己是世上最好的女人。正是因为重庆女人这种宽容与能干和对好汉男人的崇拜,才造就了重庆男人爱拼,粗犷,潇洒和义气的品质。有人说:“重庆男人的一切都是重庆女人浸泡出来的。”这话细琢磨让人感到一种爽。

的确,重庆男人,对他们的妻子有点近似乎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肚里怕闷了。重庆男人从来不会像成都男人那样,可以为老婆的委屈钱当街对骂半天。而重庆男人往往是三句话不对,立刻拳头上见分晓。女人有时候其实是很喜欢稍具暴力的情节的。她们天生喜欢爽快耿直、有力量而且有些大男子气的男人,而重庆男人仿佛天生就具备了以上素质。他们即使在日常生活里,也会很轻易地竖眉立眼,说怒就能怒起来,尤其容易冲冠一怒为红颜。重庆男人具备了大部分男人的致命杀伤力,比如刚硬、洒脱、讲义气、朋友遍天下,以及特男人的气概给女人编制了一张迷幻的情网。

我和潇潇站在朝天门码头看风景时,我注意的是川流不息的嘉陵江水,而她则把眼睛往码头上的人群中扫。她说作为一个重庆女孩,她一直对没能掳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重庆崽儿耿耿于怀。她说重庆男人对女人从来不拖泥带水,好就好,不好就拉倒,他们会立刻转身走掉,即使也可能会因此而大醉大哭一场。她说重庆男人很重感情,会用一生的力气去爱一个女人。

“他们很坚持,包括梦想,包括感情。心态上却很安于淡然,喧嚣也好,萧条也好,他们总是可以让了无生气的日子过得眉飞色舞。不象你们北京男人,忧国忧民,假模假式,侃起政治来如长江之水连绵不休,有根深蒂固的皇城根情节,看似多情的表相实则内心很冷酷。”

望着这位集美丽与才气于一身的年轻的电视编导,我做了个鬼脸说:“那你的意思就是说,我永远没机会了?”

……

再别重庆时,我不禁感到有些失落,特别是在与潇潇拥别时。她依然是那种静谧如瓷的微笑,让我离别的伤感无法舒散开去。我说一定有许多人都希望能走进你这个瓷人,她笑着说瓷人是不是能轻易走进的,因为瓷人很容易衰老和破裂。我说尘封的瓷才会衰老,会很快失去那润泽。她说好瓷需要有恒久的挚爱和珍惜,不在于一时的热烈和激情,瓷会碎裂,人会伤心。一旦碎裂,再不能弥补;一旦伤心,再难以复苏。虽如此,在登机的一瞬间,心头还是在问:何时秋水依人?

尽管在重庆已经呆了很多天,好像还有很多风光景色未能领略到。大概这世间是没有纯粹的景色吧,大都是因为在留恋景色的意识中,其实都牵连着别的感情和寄托。这个城市充满了一种生气和灵气,虽不如上海的繁华,亦不似北京的广阔,甚至还有些喧嚣、浮躁,但那种独有的韵味却是叫人难以忘怀。旅行给人们提供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你会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好的坏的故事,那似乎是旅行最吸引人的部分。

 

作者简介:少君,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德州大学。著名美籍华人作家,海外新移民作家, 也是最早在中文网络上写作的作家之一。曾以李远、未名、马奇、赵军、程路、剑君等笔名活跃于海内外文坛。著有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纪实文学等多种体裁作品,出版了《凤凰城闲话》、《未名湖》、《怀念母亲》 、《人生自白》、《大陆人》、《奋斗与平等》、《阅读成都》等多部著作。其小说被评为是“一幅‘清明上河图”般的浮雕面影(陈瑞琳),其散文被称之为“一幅长天绿水、花光百里的风情画卷”(黎阳)。

少君系列作品链接:

http://www.uschinesepress.com/press/?s=%E5%B0%91%E5%90%9B&x=0&y=0

编者按:人生故事,娓娓道来。读者分享心路旅程。【美国华文网】和【圣地亚哥华文网】将陆续刊登华人思乡爱乡、呕心奋斗的故事或旅途观感等美文,欢迎大家踊跃配图投稿。更多专栏文章请点击此链接浏览:

旅游: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9

人物: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1

中国: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6

科技: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21

本地: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3

(美国华文网 圣地亚哥华文网编发 USChinesePress.com SanDiegoChinese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