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者王界明行踪: 北美之旅•序篇(二)三江平原,往事不堪回首

第二天一早,窗外尽管雾霭笼罩,我们仍然相信这是一个晴天。没有重大事件发生,京城的蓝天通常就这样羞羞答答、轻易不露尊容。

从酒店到机场、行李托运、直到过安检及办理出境手续,一切都非常顺利。从休息室眺望机场上空,雾霭已渐渐散去。12点正,国航CA887航班准时起⻜。

波⾳777-300不是一路向东,沿着东北偏北方向飞翔,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从地球仪看,北纬34.03的洛杉矶应该是在北纬39.56的北京正东偏南方向。

为什么不是向东横渡太平洋呢?后来请教了⼩度才明⽩白,原来北京⻜洛杉矶最短的行程是:向东北进入东北地区,从⿊龙江进入俄罗斯远东地区,飞越鄂霍次克海,过白令海峡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在北极圈擦边而过,由阿拉斯加进⼊加拿⼤,最后经温哥华直线南下,掠过西雅图、旧金山上空抵达洛杉矶。

差不多纬度的两地,劣弧之间相距最短。“劣弧”,这是我穷究北京至洛杉矶⻜行线路后得到的⼀个新名词儿。 据说这还是一条非常普通的数学定律,而对于⼀个年过六旬的文科生确实是比较新鲜的。

赤峰、哈尔滨、佳⽊斯,飞机依次在这些城市上空掠过。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犹如三条巨龙在广袤大地蜿蜒盘旋,构成了一幅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画卷。

一泻千里的黑龙江、九曲十折的松花江、温和恬静的乌苏里江,分别从蒙古草原、大兴安岭、长白山出发,千里奔腾之后在平原深处幽然相会,便形成了著名的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历史上曾经是以狩猎和捕鱼为生的满族、赫哲族的生息之地。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里依然是沼泽茫茫、草木莽莽,人烟稀少的“北大荒”。

上世纪五十年代,三江平原拉开了屯垦戍边的序幕,如今百分之八十的沼泽开垦为耕地,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之所以对三江平原如此关注,因为这片土地曾经是五零后挥洒青春的地方。从1968年至1976年,来自全国各地54万城市知识青年来到三江平原“屯垦戍边”,其中不乏北京、上海等地城市青年。

为了开垦北大荒他们奉献了自己人生最美好年华,乃至宝贵的生命。虽然他们的人生如流星之倏忽,但却显得格外闪耀。据说至今已有近千名城市下乡知识青年长眠于这片辽阔的黑土地,永远守望着这片青春的处女地。

他们当中有人是为了扑救山火,有人是为了抢救陷在泥沼里的拖拉机,有人是为了抢救落水的山羊,也有人仅仅是为了捞起掉进洪水里的几根电线杆子。当上山下乡大潮过后,他们成了遗留在沙滩上的几粒沙子,永远的埋在了那片离家千里之遥的冰天雪地。

当年陈逸飞与人合作的宣传画。

眺望天边,远处的天际线残阳如血;俯瞰大地,万米之下大地一片寂静。那个血色黄昏发生的那一幕突然闯进我的脑海,距今已有约半个世纪。

我仿佛看见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的庆丰农场,山脚下茂密的白杨林掩映之下,散落着几块孤零零的墓碑。墓碑上没有花环,也没有照片,只简单地标示着死亡者的姓名、年龄和籍贯。

1970年11月7日,本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这一天下午5点,在烧荒过程中,一场大火却借着强大的风势,蔓延开来,并向中苏边界迅速燃烧。当这一消息传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三十五团后,知青们立刻沸腾了。

一张张年轻的笑脸,争前恐后如飞蛾扑火,她们登上疾驰而去的卡车,赤手空拳奔向了火场,也奔向了那个能够让她们,成为心目中英雄的真正的战场。

知青们拼尽全力也并没有用他们自己的力量扑灭那场大火,却被弥漫的烟火吞噬了14名年轻的生命。死难者来自北京、上海、哈尔滨几座大城市,他们当中最年长的22岁,最小的只有16岁。

荒火三天之后自动熄灭,奋不顾身去救火的知青们并没有成为向往已久的英雄。11.7大火最终被定性为一场大事故,没有人获得烈士称号,也没有人获得表彰。除了14座仅有姓名和出生年月的墓碑,大火还留下了数十个瞬间被撕碎的年轻容颜在痛楚相伴中了却余生。

狂欢过后空剩一身疲乏,于是有人感叹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生活本身就是一场狂欢,而那些凋零在北大荒的年轻生命在狂欢中成了历史的祭品。

俯瞰大地,云动似海。我相信那些逝去的生命已化作片片云絮,依然在北大荒的上空漂浮不定。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已经在此汇合,已经能清晰地看见黑瞎子岛的大致模样。再见!北大荒;再见!三江平原。

我们的飞机就这样在黑瞎子岛的上空进入俄罗斯境内。

作者简介:王界明,首席记者。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就职于上海新民晚报,特区开放时应聘于珠海特区报工作迄今。出版的著名书籍有:【浪漫之城中国·珠海】、【邓小平与腾飞的珠海】, 和主笔编写的【南海春潮系列】,以及大量有关深圳、珠海和广东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报道。作为一名资深记者,王界明的报道经常会发掘一些无人知晓的事物,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本网将转载他如考古般的,简洁但寓意深刻的图片报道。

编者按:人生故事,娓娓道来。读者分享心路旅程。【美国华文网】和【圣地亚哥华文网】将陆续刊登华人思乡爱乡、呕心奋斗的故事或旅途观感等美文,欢迎大家踊跃配图片投稿。更多专栏文章请点击此链接浏览:

旅游: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9

人物: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1

中国: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6

科技: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21

本地: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