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者王界明行踪: 四渡赤水从土城渡口开始(第四季缤纷归途35)

四渡赤水纪念馆不在赤水,而在习水土城。习水是四渡赤水的主战场,其中有一、二、四次渡发生在这里,而土城则是红军一渡赤水河的渡口所在地。习水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历时最长的地区,前后在此运动迂回62天。

纪念馆最初是一幢总共600多平米的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也是当年红军三军团司令部旧址。

现在已扩大到占地面积1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综合博物馆群,是国家AAAA景区。

纪念馆分战史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陈列进行。

分为土城战役、四渡序曲,一渡赤水、扎西整编,二渡赤水、再占遵义,三渡赤水、调虎离山,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等五个篇章,凸显了四渡赤水的“神”与“奇”。

1935年1月29日,红军主动撤出战斗,从土城、元厚西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序幕。此后的3个多月,红军在土城至茅台百里地段的赤水河上又三次飞渡,穿插于敌兵之间,驰骋于川滇黔边广大地区,终于跳出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在土城古镇上行走,四渡赤水留下的遗址随处可见。比如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红军医院纪念馆、红九军团陈列馆、红军总司令部驻地,红军总参谋部驻地,青杠坡战斗遗址,女红军街,土城渡口纪念碑等。

 

战争让女人走开!但在80多年前的习水土城,巾帼不让须眉。

古城渡口开启了神奇的四渡赤水战役。

四渡赤水太平渡口

除了四渡赤水留下的各种遗址,土城本身也是一个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的古镇。

春秋时期为古鰼国所在地,汉代建县、唐宋建州,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

元末明初,这里的居民在改建街房时发现大量用泥土建房筑城的墙基,土城从此得名。

古镇位于赤水河古盐道上,系古时“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和集散地。历史上四方商贾云集,形成了古镇浓郁的商埠文化底蕴。今天传统街区内基本保留了“前店后宅”的历史格局。

古渡口、古酒窖、古驿站、古戏台,行走在古镇,你不仅可看到被“川盐”漫漫吞噬的土城盐号,同时也可看到“船帮”老大的豪华住宅,和船工们住宿的“客栈”,以及被岁月剥蚀、听歌唱戏的古戏台。

盐帮、酒帮、船帮、药帮,带来了古镇的繁荣兴旺。

有袍哥罩着,行走江湖多了份踏实。

古镇上的人们至今还保留了原有的习惯,闲来无事,便聚于茶馆,品一杯茶,聊一会儿天,追求着一种自然、舒坦、宁静的生活情趣。茶馆成为人们极好的公共交流场所。

古老的茶房、木桌、木凳,盖碗茶的清香混杂着围坐一桌喝茶人天南地北的笑谈,让你深刻体会到水码头茶馆休闲的风味。

游客可到临街热闹的茶馆小坐,长长的条凳、清香的热茶、爽口的冰粉和喧闹的气氛营造出舒适的放松气氛。

土城镇的街道多有小巷通向赤水河边,沿着码头拾级而上,可以看到曾被船工们那沉重脚步磨踩的台阶,漫长的历史岁月,条石已被磨去了棱角,有一种沧桑的感觉。

登上大娄山远眺古镇:东、西、南三面临水,北面靠山,“镇依山而建,水绕镇而流”。

古镇以自然山水环境为基础,山、水、镇三者交相辉映,相生相息,构成古镇特色鲜明的山城风貌,体现了山地居民与自然环境与为依存的“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生活情趣。

 

待续…..

作者简介:王界明,首席记者。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就职于上海新民晚报,特区开放时应聘于珠海特区报工作迄今。出版的著名书籍有:【浪漫之城中国·珠海】、【邓小平与腾飞的珠海】, 和主笔编写的【南海春潮系列】,以及大量有关深圳、珠海和广东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报道。作为一名资深记者,王界明的报道经常会发掘一些无人知晓的事物,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本网将转载他如考古般的,简洁但寓意深刻的图片报道。

编者按:人生故事,娓娓道来。读者分享心路旅程。【美国华文网】和【圣地亚哥华文网】将陆续刊登华人思乡爱乡、呕心奋斗的故事或旅途观感等美文,欢迎大家踊跃配图片投稿。更多专栏文章请点击此链接浏览

旅游: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9

人物: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1

中国: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6

科技: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21

本地: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