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者王界明行踪: 董志塬,农耕文化的发源地(第四季缤纷归途18)

离开崆峒山,我们又回到福银高速继续向东偏南方向前进。福银高速在这一段又被冠以青兰高速,车行至庆阳后两条高速才分别北上南下。到了庆阳我们此行才算真正走出六盘山。六盘山古时又称陇山,所以当地人习惯称六盘山东缘的庆阳为陇东。这里已经进入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沟壑区,也是甘肃水土资源最好的地方。

庆阳市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早在20万年前这一带就有人类生存。五六千年前,先民就在此农耕、养殖、制陶。据《史记》载:黄帝轩辕氏在这一带和医祖歧伯合著《内经》。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任“环庆路经略抚缘边招讨使”,与其子驻防庆阳,驻城练兵,保境安民。

我们基本上是与发源于六盘山的泾河相伴而行。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黄土高原雄浑独特的风貌在庆阳境内一览无遗。其中泾河以北的董志塬更是平畴沃野一望无垠,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原”。它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原面。

说起董志塬就不得不提及周先祖不窋。史书记载,周先祖不窋曾率族人“奔戎狄(今董志塬一带)之间”,与其子鞠陶、孙公刘等“教民稼穑”,“务耕种,行地宜”,开启了先周农耕文化之先河,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在董志塬的庆城县城东山,有不窋陵,人称周祖陵。

不窋也是有确切历史记载的第一个周人首领。他不仅始创了中华灿烂的农耕文化,他还把当时地穴式的居住方式改为窑洞,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居住环境。从董志塬东侧坡地发掘的一处窑洞,据专家考证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虽然时代已久,但窑洞和在窑洞基础上扩张的地窖院仍是当地人沿用至今的民居。

气势恢宏的周祖陵景区摘得国家旅游局的四个A。

岐伯在董志塬开创了中医之本,连始祖黄帝也前来这里虚心请教。

西周时所称的“大原”,到了唐代易名为彭原。如今人们不再叫彭原而称之为董志塬了。历史上董志塬是一块比现在面积还要大的塬面。它曾连接周围的屯子、临泾、孟坝、西华池、春荣、宫河等塬面,后来随着黄土流失,部分塬面被侵蚀、剥离,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董志塬与周围的小塬面。董志塬虽然也被雨水与河流切割成一个极不规则的叶片形状,但依然保持沃野千里多磅礴气势。

周先祖公刘曾在这里暂住,至今在董志塬上的温泉乡有“华夏公刘第一庙”。春秋战国时,秦穆公曾在这里大会诸侯。现在西峰区秦霸岭据说由此得名。在唐代时候,唐肃宗李亨曾在这里整顿三军,后平复安史之乱。宋代时有了“董志”这一名称。清代左宗棠任陕甘总督,从当时起义的回民手中收复董志塬。

董志塬素有“陇东粮仓”的美称。这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是发展农业的理想之地,尤其是肥沃平坦的原面,为大型农饥耕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夏日的董志塬麦浪似海、遍地金黄。当年公刘“教民稼穑”,留下的“三之日于耜, 四之日举趾”的诗作,董志塬百姓至仍念念不忘。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公刘诞辰时,都有数万民众聚集“公刘殿”,举行盛大的祭祀缅怀先贤。

北魏兴佛历史同样在董志塬留下印记。位于塬西覆钟山的北石窟寺,离如今的董志镇仅20来分钟车程。1959年发现时,仍有窟龛约300个,石雕造像2000多尊。碑碣、壁画、题记时刻一应俱全,是丝绸之路北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石窟。现在已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分明是一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主持开凿北石窟寺是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奚康生本是北魏宣武帝时期的一名武将,能征善战。十几岁开始投身军队,东征西杀,由一名中下级军官,逐渐升到了封疆大吏,甚至成为北魏王朝的“救火队长”,哪里有危机就被调到哪里。

北石窟寺如今已发展成为庆阳著名的旅游景点。

奚康生担任泾州刺史的原因也是,泾州爆发了僧侣叛乱,地方部队控制不了局面,朝廷只好将他调来。奚康生在泾州平定了叛乱後,为了安定民心、巩固北魏王朝的统治政权,便创建了北石窟寺。与此同时,奚康生还在百里之外的泾川主持开凿了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佛窟同样开凿在河谷峭壁上。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望恕不恭。联系QQ:467830483,即删。)

作者简介:王界明,首席记者。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就职于上海新民晚报,特区开放时应聘于珠海特区报工作迄今。出版的著名书籍有:【浪漫之城中国·珠海】、【邓小平与腾飞的珠海】,   和主笔编写的【南海春潮系列】,以及大量有关深圳、珠海和广东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报道。作为一名资深记者,王界明的报道经常会发掘一些无人知晓的事物,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本网将转载他如考古般的,简洁但具有涵义的图片报道。

编者按:人生故事,娓娓道来。读者分享心路旅程。【美国华文网】和【圣地亚哥华文网】即日起将陆续刊登华人思乡爱乡、呕心奋斗或旅途观感等故事。欢迎大家踊跃投稿配图片。